查看原文
其他

写给维舟,写给上海

Augenstern15 阿鱼探长 2022-05-03



00

这一篇用到我讨厌的数字编号新媒体文体了。
 
首先表明立场,我不是上海人。这篇文章,主要是写给上海的新闻评论家、作家维舟,以及以维舟的狂热粉丝为代表的一批自由主义崇拜者的上海人。
 
此次上海疫情,充分暴露出这一部分上海人的狂热。在他们眼里,市场是万能的,是高级的;而与政府调控行为有关的措施,对自由市场不利的措施,都是有问题的——这一理念,甚至不局限于经济视角,而是反过来异化了人的思想。
 
当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时候,部分上海人甚至表露出“自视高人一等”的姿态,以工业港口城市的精英感自居,对内陆其他省份充满有色眼镜,尤其是对北方省份,认为“需要自由主义先进思想的开化”。这些观点在维舟文章的评论区和评论小程序里遍地都是。
 
如果你觉得以上我的概述太过武断,不要着急,往下看。维舟是我之前相当喜欢的公号作者,但此次上海疫情,他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,于是通过他最近几期推文,我才切实察觉到维舟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底色。
 

01
 
2022年4月24日,维舟在公众号“维舟”发表了一篇《市场才是最公平的机制》,对于该文,读过之后,我认为维舟对市场的认可太极端了,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。

 

第二天,4月25日,维舟继续发文《驯化上海》。我读过之后,终于忍不了了,在评论区留了言,维舟也放出来了:
 

 
随后,我就看到了更多反驳我的留言,嗯,维舟也放出来了。
 




 

以上,对于其他读者意见不合,来点名人身攻击我,我没什么意见,因为我跟这些只有立场没有观点也没有论据的脑残粉没什么好说的。
 
只不过自媒体人都知道,公众号的每条留言,都是要经过作者手动筛选才予以显示的。而这些充满人身攻击的留言,维舟一律放行。让我大跌眼镜。当然,维舟会有他的说法,为了民主,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。但是否真的所有留言他都放出来了,只有他自己清楚。
 
对于这种行为,我想说,维舟先生你直接本人回复我,甚至充满脏话地回驳我,我都还敬你是条汉子。但你不会,你只会让你的狂热的粉丝,自由主义跪族,让他们充当打手,因为你清楚地知道你的文章是为哪些人而代言,而你自己站在后面背着手,一滴血也不粘。好讲究。
 
而且,每次发文后,你的留言区总是先开放一个小时左右,之后留言区又会关闭。我不清楚是你自己主动在后台关闭的留言,还是其他原因所致,总之,你很谨慎。

 
02

那篇文章留言里,我贴了我的文章,有一些维舟的读者找了过来。其中当然有过来替主子骂街的,一看我是个小号,阅读量不高,便说道“就这种水平,蹭热点都火不起来”。嗯,确实说对了。
 
也有一些读者是比较清醒的,比如一位内蒙的读者来我这里留言:
 



其中,她提到了一句话,“三千孤儿入内蒙”,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 
于是,我了解了一番,原来是这么回事。简单概述一下:
 
上世纪60年代,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,这期间,很多地方都吃不饱饭,人口众多、农业稀少的上海也粮食短缺。很多父母将自己的孩子遗弃在繁华的上海,希望孩子能够被好心人收养,可以活下去。但上海情况也不乐观,孩子们并不能吃饱饭。
 
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,找到周总理,想从外地调转一些奶粉给上海。周总理想到老战友、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,联系之后一商量,为了彻底解决这些孩子的营养问题,可以把他们接到内蒙来,内蒙养他们长大。

 
于是,三千上海孤儿入内蒙,他们被称为“国家的孩子”。而内蒙这边,拿出来极高的热情和条件,收养孩子的家庭必须家里要有奶牛。
 
就这样,三千多汉族小孩,在草原上从此有了蒙古族的家。内蒙人们用无私的爱与无尽的关怀,养育这些上海孤儿长大、成家。这其间的故事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再查阅。

 
……
 
坦白说,如果不是这位内蒙的读者给我留言,我可能也还不清楚“三千孤儿入内蒙”这段历史。她是内蒙人,她知道这事。
 
于是我想问,今天的上海,有多少人还记得“三千孤儿入内蒙”?
 
 
03
 
在维舟的文章评论区,充满着许多阴阳怪气的留言。
 
那篇《驯化上海》的留言区,得到点赞最多的那条留言大意是“这次山东干部南下要成功了!”——当然,你现在已经看不到了,因为维舟关闭了评论区。


 
山东干部南下成功”,这句话什么意思?有什么意味?
 
……
 
那你首先就得清楚一段史实,“山东南部南下”的历史。
 
这里我放一篇“网信山东”发布的官方资料:
 

 
那么问题来了,维舟的粉丝为什么要在2022年上海疫情当下,提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干部南下江南的历史呢?
 
这是一种隐晦的暗喻。因为在维舟的粉丝眼里,他们觉得,此次上海疫情会给北方力量南下上海创造机遇。
 
作为一个陕西人,我就纳闷,你们这些维舟的上海粉丝,你们封城隔离在家,一边吃着山东支援的蔬菜,一边阴阳怪气“山东南部南下上海”,你们几个意思?
 

04
 
说到蔬菜,我就又来气。
 
维舟文里也提到过,辽宁前不久支援上海的蔬菜,被上海方面扔进了垃圾箱。上海一度甩锅辽宁说是运输损坏,结果辽宁拿出全程运输的质检视频证据,上海无话可说。气得辽宁官媒叹气,“人在做,天在看。”
 


 
维舟和他的读者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?
 



 

看起来,他们对中国式的兄弟之间互帮互助的人情,十分之反感。他们的疑问是,为什么要欠人情,我用钱买可以吗?
 
——辽宁为什么要捐菜?不能卖给我们上海吗?
 
真棒。
 
上海的人情味真棒。
 
我有点理解为什么你们对待援助上海的外地医护人员,是那番态度了。
 

 
上海一位方舱医院的妇女,对医护人员说,“你以为你们到上海来,为我们服务是应该的,否则就回去,我们上海不欢迎你!”
 

 
 
诚然,这样的人是少数,但在今天的上海,这样的少数到底占多少数呢?
 
你不得不承认,这的确反映出了一部分上海人的心里话。
 
 
05
 
上海人维舟的文章里,字里行间,看似冷静,实则也透露着这种上海式的傲慢。
 
维舟的文章,尤其是他的热点评论文,很有迷惑性,一般读者想不被冲昏头并不容易。
 
这与维舟的写作手法有关。
 
维舟的时评文,其结构可以大致简化为以下:
 
1、最近XX发生了XX事件
2、舆论大概是什么样子
3、抓一个现行的说法,接着说“这种说法实际……”
4、引用一段外国人书里的话,大佬这么说了
5、我有个哪里的朋友,他说……
6、再引用一段生僻的书里的话,2号大佬也这么说了
7、颇有些寻味的是,巴拉巴拉巴拉……
8、再再引用一段谁谁谁说的话,3号大佬表示赞同
9、当然,我们也可以说……
10、再再再再引用一段谁谁谁的话,4号大佬也站我这边
11、当然,希望对XX眼下/未来,更好吧!
 
怎么说呢,维舟的时评文,信息量很大,充斥着大量的引用,这一方面是因为维舟的确喜欢读书,阅读量很大,且是书评人,那么喜欢“掉书袋”倒也是理所应当。
 
只不过,如果你读得多了,你就发现,维舟引用的别人的理论或原话,都有个特点——引用的大都是观点或陈述。简而言之,就是XXX认为是什么——基本都是观点,而缺乏逻辑性的推论。
 
如果你能把大佬关于观点的推导逻辑引用过来,那么我还认为有引用的必要。但你更多引用的是大佬直接的观点,他赞成什么,然后你摘取一段,一段又一段……连续轰炸读者,看他从不从众,请问,这有什么说服力?难道不是靠着大佬光环和人多势众在强行站队吗?
 
我对维舟时评文的这种写法,不以为然。
 
最近在读王小波,他也写杂文,观点性也很强,我发现王小波的杂文,就比较少成段地把书名还要摘出来地引用,他要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,最喜欢用的是方式是打比方,用一个很生活化的简单的比方,来说清楚常识性的逻辑。显然,这种思辨方式,读者阅读起来就很少有障碍。

而维舟的掉书袋式的引用,而且许多引用的都不是大众书籍,大部分读者没读过他引用的书,于是面对他的观点,一下子想消化是不现实的,直接反对也不合理,毕竟读者没读过嘛。总之,读者还觉得这个维舟写的好深奥,好有道理啊!
 
殊不知,你跳出来仔细瞧瞧,维舟的逻辑推理真的很强吗?很严谨吗?
 
只有大量观点的堆砌轰炸,没有严谨完整地逻辑推论,难道不是虚张声势吗?

(维舟《市场才是最公平的体制》部分原文)
 
就算表露观点,维舟也很含蓄。会使用大量的文字技巧暗示你,但就是不完全挑明表达。但作为读者,你觉得他应该是那个意思,但回头,维舟可以对你说,“那是你自己那么认为的哦,我可没说过那样的话,不信你从文章里看你能找到原话吗?”
 
这种文字技巧,可以称之为“春秋笔法”。
 
什么是春秋笔法?
 
举个例子,房间里有1-10,10个人。然后外面的人问门卫房间里有哪些人?
 
门卫对外说,“房间里有1、3、5、7”.
 
外面的人得到反馈,“好的,我知道了,房间里的人是1、3、5、7。”
 
看出问题了吗?
 
其他人呢?2号、4/6/8/10呢?
 
没提。
 
你说门卫撒谎了吗?
 
并没有。他说的的确是事实。因为1、3、5、7确实在房间里。
 
但他的这种表达有问题吗?
 
有。故意隐瞒了2-4-6-8-10也在房间的事实——也就是,他没撒谎,但对客观事实进行了人为筛选,以此对受众造成一种信息偏差和误导。
 
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。
 
但是他自己会说,“我又没撒谎哦,是你自己那么认为的。”
 
比如,举个例子,维舟发表的《市场才是最公平的机制》一文里,举到的一些例子,直接是“我有一个朋友说”这种,你有哪位朋友?信息可信吗?

这还不是重点,维舟还会强调,“我有一位北方朋友”,我有一位“西安朋友”……很喜欢加地域标签哦。为什么?
 
因为他要隐隐地佐证他的来自大上海审视外地的眼光。
 
凡是提到体制话题,维舟就会有一位“北方朋友”要说话了。辽宁给上海送菜这事,维舟就提到了他的“东北朋友”,真棒啊,你的朋友不会是你还没来及认识的朋友吧——这种写法,难道不是在暗暗地引导读者加深对东北的某种特定印象吗?你那位东北朋友可要对此负责啊?
 
 
 
07
 
最后,我想对一部分上海人说:
 
你们对百年前上海的十里洋场和各方交融的旧时代很怀念,认为那就是多元、开放与包容——那我说,同样的上海,那时候也是半殖民地的一个港口城市而已,权贵是舒服了,底层劳工呢?
 
你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无比推崇,简直比信徒还虔诚,对有形的手的各种动作都像神经质一样过敏,都觉得是错的,只有你们是对的——那我想说,你们也太自大了,甚至自负。你们到底为什么如此害怕有形的手?真的是因为你们对自由市场爱得深沉,难道不是你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怕动自己的蛋糕而已。

上海是社会主义的上海,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。“市场经济”的意思是充分发挥市场这种工具的活力,“社会主义”的意思是不能对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置之不理,先富的要带动后富,而不是先富起来后就踩在后面的人头上,一副“高人一等”的做派。
 
上海四月封城,五月疫情能见底吗?与上海差不多同期爆发疫情的吉林,疫情已经快消散了。我们陕西这次派出上千医护援助吉林,前些天也都安全返回了,吉林人民招待得很好,欢送也很热情。
 
于是我就想问问,援助上海的各地医护,回头疫情消散的时候,能得到一句上海人的感谢吗?
 
可不是想之前上海这波疫情爆发前给武汉回复的那篇《感谢信》一样的感谢,因为那篇感谢信,我左看右看,都没觉得你们在真心感谢武汉,反而大段的篇幅在说上海自己做的有多好……着实没见过这么自夸的。
 
最后,写给维舟先生一些话:
 
前不久是你的45岁生日,你的生日推文我也读了,挺感动的。你说你要在余下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写作,写有价值的东西,写给自己的孩子。我想问您,扪心自问,您真的愿意你的孩子长大后看到你今时今日写的那些时评文章吗?
 
如果你能接受,那祝你幸福。自媒体时代,你我都清楚,那些时评文是流量来源,而散文没有流量。
 
我是你的公号读者,你的公众号我都是星标置顶,赞赏的次数也不少。按理说,我应该是铁粉那一类。但着实不好意思,我也是一位写作者,我看到了你的一些写法。
 
维舟先生,我仍然喜欢你的故乡崇明的散文系列。

对维舟先生的个人建议——疫情消散后,有机会的话,欢迎您多到内陆来走走看看,不是来一座城市参加个书展活动第二天离开这种,而是像个游人一样来平静地逛上一周,体验一下生活。成都、西安、郑州,以及太原、兰州这些城市,或者各类三四线小城,也都可以。为什么呢?因为咱们国家发展太快了,尤其是中西部,在过去十年里,都换了几次样貌,甚至两三年城市的面貌和风气就会改变巨大。以我熟悉的西安为例,2013年的西安、与2017年的西安,还有2022年的西安,是天翻地覆的三个世界……您对内地城市的印象,有点跟不上了。您对内地城市的风气,包括公务作风的了解,也有点落后了。您20年前在厦门大学读的那些书和理论,也有点跟不上2022年的时代了。

对于一位时评人和作家,走万里路可能比读万卷书更重要。中国当代的发展没有先例也没有样板,你从西方典籍里找不到参考。您写时评文,也不能总是掉书袋了……
 
最后再次说明,本文是写给维舟先生,和维舟的粉丝,以及一部分上海人的。与大部分上海人无关。










  • 附维舟写过的其他一些城市的文章,各位可以阅读练习了:


西安特色的形式主义》 
西安情绪稳定
疫情下的上海,告诉你什么是现代城市
东北完了吗?为什么说通化的“官本位文化”是果而不是因?

以及我最喜欢的,至今仍然喜欢的,未来也会继续喜欢的,维舟先生写故乡崇明的乡土散文系列,值得阅读:

乡土散文系列

  • 此次上海疫情,我写过的关于上海的文章:


也为上海说几句
关于上海疫情,再多说几句
上海人人有话说
傲慢的维舟,傲慢的上海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